首页<国内<正文

山海情深 人和业兴 ——“跟着课本读中国”之宁夏篇

发布时间: 2024-11-2109:45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报浏览量:

宁夏闽宁镇扶贫攻坚共同富裕示范区。 视觉中国供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第二中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发展的选择》。本报记者 王佳实 摄  
 
  翻开中国地图,宁夏像一个小小的“十”字形,镶嵌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
  连绵起伏的贺兰山,把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护佑在自己的臂弯里。闽宁镇是全国唯一以两个省区简称命名的移民小镇,是闽宁协作的窗口,也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宽阔整洁的街道、口感甘润的美酒、长势喜人的果蔬,向人们展示着小镇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从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荒芜之地,到如今常住居民6.6万人,产业兴旺、充满生机的特色小镇,记者跟随人教版人文地理教材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发展的选择》,走进宁夏闽宁镇,感受这里在20多年的发展中实现的历史性巨变。
  生态绿:只此青绿入画来
  绝俏彩霞染碧空,万顷梯田入画中。
  飞机掠过黄土高原,这与记者印象中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非常不同。在闽宁镇第二中学的地理课上,教师吴瑞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黄土高原是不是跟大家想象的不同?这里曾经黄沙漫天,但是如何成为今天这样绿色葱郁、生机勃勃的地区?这背后不仅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还有经济的转型与开发。”吴瑞说。
  宁夏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常年干旱少雨,曾经属于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1990年,西吉和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区近郊的永宁县境内。他们居住的玉泉营、玉海经济开发区,便是闽宁镇的前身。
  彼时,移民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茫茫戈壁滩,天上无飞鸟,地里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当地亟待开展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转机出现在1996年。当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年10月,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从此,一批批援宁干部、专业人才、企业精英奔赴宁夏,将资金、技术、产业带到这里。
  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戈壁滩上破土开工。西海固移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村庄,跨越400多公里,搬离大山开始建设新家园。
  在福建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下,第一批移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艰难创业。挖地坑、住窝棚,盖房打井、筛土平田、建设引黄灌溉扬水站……戈壁滩逐渐长出了农作物。
  从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吊庄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年轻人到闽宁镇经济发展中心主任,移民干部马海虎亲历了闽宁镇逆袭风沙拔地而起的沧桑,也对美好家园的印象逐渐清晰。1997年7月,23岁的马海虎和干部们种下了闽宁村里的第一排杨树。杨树下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路,成了闽宁村里第一条有名字的路——闽甘路。在这之前,闽宁村找不见树,也没有路。
  村里三天一场大风,干部们早出晚归忙建设。顶着风沙憧憬着村里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的清凉,大家把这叫作“奔头儿”。
  干部们年年栽树,福宁路上种下松树,莆西街边种下侧柏。有了树,有了路,也引来了人。一批又一批移民走进闽宁镇,闽宁镇里有了大众理发店、马为治餐馆、老兵超市、玫瑰新娘婚纱店,马海虎在这些店里留下了珍贵记忆。
  在闽宁新貌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些闽宁村的老照片。那些贫困、风沙都凝固在旧时光里。
  多年来,闽宁镇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放在第一位,持续开展生态修复、防沙治沙、农田林网、镇村绿化、环境整治五大工程。如今的闽宁镇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村通宽带、通自来水。闽宁镇全面实行棚户区改造,让家家都能用上太阳能;规划建设镇中心广场、闽南风情商业街等标志性建筑,让移民和福建客商抚慰乡愁……全方位、精细化推进的生态移民工程,让闽宁镇处处升腾起“山绿民富”的梦想。
  山海情:闽宁情深永不断
  走在闽宁镇宽阔整洁的道路上,映入记者眼帘的,到处都是红砖赤瓦、燕尾山墙,很多屋顶被设计成两头尖尖翘起的福建民居风格。
  这里距离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不到40公里,是6万多西海固移民从荒滩上垒起的“新家园”。2021年初,随着扶贫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闽宁镇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何为“山海情”?“山”是宁夏的闽宁镇;“海”为沿海的福建;“情”是相距2000多公里,历时二十多年的对口帮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人教版人文地理教材下册中这样写道:“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引进福建的企业、人才和资金,通过产业主导、消化富余劳动力的方式,让老百姓学习技能,告别贫困,在沙滩上打造出了一片绿色的‘金窝窝’。”
  山海深情,闽宁村在闽宁两省区的各类资源支持协助下壮大成闽宁镇,是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为促进当地发展,福建先后累计派出13批229名援宁干部到宁夏挂职,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定点帮扶。
  从山霑白雪到赤日炎炎,不论是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还是两省区之间的你来我往,跨越山海的情感持续升温、接续传承的协作传为美谈。20多年过去了,这片曾经的贺兰山下荒滩,如今是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6.6万易地搬迁移民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闽宁中学原校长王世德也是这6.6万人中的一员。“当时闽宁中学在一片荒凉的沙滩上,没有大门和围墙,只有一栋三层教学楼,老师住宿、教学都在这栋楼上。缺少桌椅板凳,我们四处募捐,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家桌子椅子送给学校。”1998年7月,随着生态移民搬迁到闽宁镇,王世德见证了这段非凡的农村教育崛起之路。
  20多年来,福建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跨越山海,扎根闽宁,为当地教育互学互助、协作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闽宁镇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闽宁二中的地理智慧课堂中,记者看到,教师借助平板电脑为学生提供课堂板书、讲解实录,同时还能在线检测作业完成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在这间教室里,依托VR技术,学生可体验沉浸式、交互式的三维学习实践环境。
  如今,闽宁镇辖区有1万多名中小学生,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当地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就近上学。2022年,王世德到永宁县教育体育局督导室担任责任督学,在日常督学中,王世德经常感叹学校设施设备的齐全和环境的优美,信息化融入课堂,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20多年前的两地第一次握手,从此,武夷山与六盘山肩并肩,闽江水和黄河水相辉映,东西部协作的“闽宁模式”生动上演,创造了中国特色减贫治理的生动实践。
  “山海情”,永不断。
  脱贫梦:千年梦想今朝圆
  电视剧《山海情》中有一段重要剧情,是来自福建的农业专家凌一农教授,教导村民们如何靠种蘑菇致富。当蘑菇冒头、成功销售,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时,那份真实的感动,穿越屏幕直击人心。
  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是林占熺。他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
  1983年,林占熺到福建省长汀县考察。当地民众希望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但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长汀人富起来,反而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土地沙化、悬河高耸,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回到学校后,林占熺专心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即“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86年,林占熺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农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种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有位当地的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流传至今:“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打开手机,直播软件里徐美佳带着“闽宁巧媳妇儿”推广销售枸杞、黄花菜、葡萄等宁夏特色农产品。徐美佳是外地援宁人的后代,2009年从宁夏师范学院毕业后,她通过选聘成为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镇的一名“村官”。从读大学开始算起,她在固原生活了十多年,固原已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2019年,徐美佳返乡创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在闽宁镇原隆村创立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6年的驻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徐美佳说。而这样的经历,也让她与“闽宁巧媳妇儿”打起交道来得心应手,能带好这支特殊的队伍。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原隆村村民都是从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搬迁而来的,脱贫之前部分人温饱尚成问题,文化程度不高。
  “当时,招工不看学历和年龄,只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可入职。”徐美佳说。工人虽招来了,但是很多妇女大字不识,如何开展工作成了最大的难题。
  于是,徐美佳从识字、电脑开关机教起,硬是手把手地教出了如今的网红直播团队——“闽宁巧媳妇儿”。
  如今,当初招来的第一批员工很多已进入管理层,成为新的带头人。目前车间已发展为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电商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培育出“闽宁巧媳妇儿”直播团队。
  “人和溪水一样,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这句《山海情》中的台词,像一滴水,映射出闽宁对口扶贫28年的精神坐标。这是跨越山海的壮丽史诗,亦是镌刻在中国脱贫发展史上的丰碑。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中华民族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千年梦想,今朝梦圆。闽宁是诸多脱贫奇迹中的一员。人教版人文地理教材下册中写道:“如今,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减贫规模大,速度快,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宝贵经验。”
  岁月流转,闽宁镇的故事如同一部宏大的史诗,闽宁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勤劳编织着梦想,将昔日的荒芜变成了今朝的丰饶,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闽宁镇的每一次蜕变,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注脚。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王强 刘博智 张贺 王佳实 张赟芳 执笔:本报记者 刘博智)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